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召开一届四次
理事会暨高质量发展下的精细化城市设计交流会

10月21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一届四次理事会暨“创新赋能·内涵提质”——高质量发展下的精细化城市设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子牛出席会议并讲话,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致辞,分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发表会长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秘书长汪祖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会长、理事、会员单位代表、嘉宾等近百人参加会议。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聪艺主持会议。
王子牛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对推动行业进步具有现实意义。他就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先导和灵魂作用谈了三点认识:一是要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为城市设计新定位。要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城市设计工作的评判标准,推动城市设计全面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二是要创新理念,塑造城市设计新格局。城市设计是改革创新的产物,要持续探索适用于城市更新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更加注重精细化、品质化和人本化,强化设计对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引领作用,为城市更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三是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城市设计分会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以《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发布为契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与技术创新;要加强与各分支机构、地方协会的协同合作,整合专业资源,形成推进城市设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王子牛指出,新征程上,城市设计分会和广大勘察设计企业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城市设计的新理论、新实践、新路径,为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实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提供坚实支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玉龙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转型,从以往大规模的“增量扩张”转向深化内涵的“存量提质”。这一转变对我们的城市设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严要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与时代机遇。本次交流会以“创新赋能·内涵提质”为主题,可谓正当其时,期待通过本次交流会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探索出一条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内涵提升为目标的精细化城市设计路径。清华设计院也将一如既往,充分发挥学研产相结合的独特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汇聚行业智慧,与各会员单位通力协作,共同为推动中国城市设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王建国在讲话中对城市设计分会服务于未来城市设计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高质量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展现行业价值;二是转变视角,从“宏大叙事”转向“人的尺度”,结合规划供给与居民诉求,彰显城市温度;三是挖掘内涵,以文脉赓续和生态永续为核心,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居环境;四是创新方法,依托数字技术强化科学量化支撑,加强多领域协同治理。他指出,城市设计是推动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分会将依托协会及各成员单位,将挑战转化为动力,进一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为城市设计行业创新发展谱写新篇。
在一届四次理事会上,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2025年工作进展情况及2026年工作计划》《关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吸收、除名会员的决议(草案)》《关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副秘书长聘任的决议(草案)》。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团体标准《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发布仪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主持发布仪式,并发表了题为“创新赋能·内涵提质——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思考”的主题分享。他指出,该《标准》由3家单位主编、17家单位、近百人参编,历时近两年完成,吸纳多方意见,涵盖城市设计编制关键环节,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标准》将破解行业标准不统一难题,为城市更新等场景提供指引,规范行业发展并搭建标准框架。后续将通过全国宣贯推广、全方位采集反馈、动态优化完善的“三步走”策略,推动《标准》落地见效,助力城市设计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赋能勘察设计行业提升话语权。

王建国、王子牛共同点亮《标准》发布按钮
随后,王建国、王子牛共同点亮发布按钮,标志着《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徐聪艺对《标准》进行了宣讲,系统解读其核心框架与关键内容,助力在场嘉宾精准、深刻地把握《标准》内涵,推动《标准》充分发挥对城市设计工作的指导与规范效能。

第一场深度对话
大会举办的“创新赋能·内涵提质——高质量发展下的精细化城市设计交流会”分为三场深度对话。第一场深度对话主题为“内涵式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设计:从“增量”到“存量”的价值重塑与实施路径”。本场对谈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韩冬青主持,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任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汤朔宁,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许世文,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城市艺术创新中心主任李琳,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规划师杨一帆,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张新宇,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天宸参与对谈。对话内容聚焦社区记忆的保留与功能植入、低效产业用地转型、既有建筑改造与低碳化利用等关键议题,分享实践经验与前沿观点,共同商讨实现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共赢的城市可持续更新新模式。

第二场深度对话
第二场深度对话主题为“治理创新与协同设计: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实施保障与公众参与机制”。本场对话由刘玉龙主持,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综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宾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副总经理朱铁麟,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师陆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院长陈振羽,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陈跃中,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副总经理侯朝晖参与对谈。嘉宾们围绕跨专业协同工作平台的构建展开探讨,分享将公众智慧融入设计决策的观点与实践,助力城市设计实现精细化设计。

第三场深度对话
第三场深度对话主题为“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与创新的平衡之道”。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主持对谈,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卫丽亚,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树田,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城市规划总监伍炜,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志军,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执行)李春舫,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建筑师傅绍辉,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褚冬竹参与对谈。嘉宾们围绕历史文脉的现代表达、地方特色材料及工艺的创新应用以及特色风貌的塑造等议题,分享实践经验与策略,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设计挖掘转译地方文化基因,打造独具辨识度的城市风貌。
下午,参会人员前往清华大学进行项目调研。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分院副院长、建筑设计所所长王彦,第五分院创作所建筑师卓信成,分别带队讲解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体育馆两个项目的建设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