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江南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室内方案设计

 

 

 

今年八月份我们有幸承接了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迁建项目的室内设计工作。原校位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风景区,始建于乾隆年间,名为塔影园,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鉴于苏州景区规划、学校三地办学存在的校舍不达标和安全隐患问题,2012年“幼师迁建项目”被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工程地点位于相城区华元路以北、学府路以西,规划用地31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校区规划成四个大区:演出中心、教学区(包括行政图书楼、艺术楼、教学楼等)、生活区(包括食堂、宿舍)、体育活动区(包括体育馆等)。

幼师学校作为一所师范学校传承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同时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校园极具园林韵味,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幼师学校文化背景的分析以及建筑功能的解读,我们带着将建筑风格在室内得以延伸演变的初期意愿,将丰富的色彩通过对外墙材质的提炼和整合,我们在室内空和跳跃的造型运用到设计中,共同演绎现代苏州,悦动江南的主题。

建筑语言的提炼和运用

1)建筑风格:整体采用现代苏式风格,利用灰砖白墙,形成灰白黑的主色调;同时使用幕墙、格栅、暗红色窗框等元素营造现代气息。因此本案在演艺中心门厅的设计上延续了建筑黑白灰的主色调,保留江南建筑风貌韵味。通过超现代几何块面分割组合与传统苏式建筑的青砖堆砌的形式对比,创造强烈视觉冲击。局部缀以红色与建筑格栅呼应,演绎热情氛围。

2)建筑表皮:本案建筑丰富的表皮肌理,给室内空间的设计带来了灵感;延续建筑表皮肌理,将其运用到室内空间上,既体现了与建筑语言的呼应,又丰富了室内空间表现手法。通过对外墙材质的提炼和整合,我们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运用了一些创新,比如结合图书馆的空间性质用废旧图书作为素材,通过堆砌累积、外表面喷绘彩色油漆,创造了一堵犹如油画般的造型墙。

空间属性

1)形的专属性:在室内设计中将形体分析演变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技巧,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更注重表现形式与空间性质的融合,同时响应校方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将自然形态的元素利用到空间中。比如图书楼儿童体验区树形隔断的运用。与此同时在一些特殊空间的设计上要通过更为犀利刁钻的手法呈现出震撼的心理暗示。比如演出厅的设计上通过几何块面的分割与组合,弱化整体色彩运用,创造出一个在视觉和心理上都能够引起波澜的空间形态。

2)色的专属性:每一个空间都有独自的空间属性,也应该有特有的表现方式。本案中在很多区域都大胆的将不同的高彩度颜色运用到设计中,在各个单一空间选择一种主题色,契合青少年活泼的性格特点。幼师学校本身是针对将来进行幼儿教育的教师,特有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其将与年轻、活泼等字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抓住这一特性我们用色彩去区分空间,营造氛围,用形态去诠释个性。例如演奏厅带有色彩变幻的拱形LED顶,意在让观众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整个项目的设计阶段相对是在一个比较平稳有序的轨道运行着,整个团队在项目的时间控制上有着合理的计划安排。设计师积极与校方领导沟通,以确定空间的设计主题以及表现方向,即在营造独特的设计风格的同时,强化空间的个体设计。整个团队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能够互相交流,探讨作品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配合上默契共存。此次设计项目我们很荣幸能够与积极配合且有很高职业素养的校方合作,这也在很大一方面促成本次设计任务的顺利进行。在项目的后期深化上,我们也会全身心投入,弥补遗漏缺陷,共同祝愿幼师迁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装饰设计院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