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师与钢铁企业总工程师跨界对接会召开


IMG_3747(20250702-111538).PNG

6月25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内蒙古包头联合召开建筑设计师与钢铁企业总工程师跨界对接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子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包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包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昭,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常务副秘书长李静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分别主持会议。会议由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近160名代表参会。

王子牛指出,钢结构建筑以其高效、环保、可循环的特性,现已成为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钢结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钢材性能与建筑设计需求对接不畅、成本优化路径不清晰等问题仍在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此,他提出3点倡议,一是希望钢铁企业以设计需求为导向,加快研发高强度、耐候、耐火等高性能钢材并推广应用,同时通过定制化服务为复杂建筑形态提供材料解决方案;二是呼吁设计师在建筑方案中充分考虑钢材性能优势,通过优化结构设计降低用钢成本;三是建议产业链各方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共同参与后续相关活动,将短期对接转化为长期合作机制。

夏农指出,当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建造成本普遍依然较高;二是产业链协同协作力度不够;三是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存在一些误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此次会议正是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建筑设计院所与钢铁企业能够加强沟通交流合作,携手构建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协作的良好生态,为钢结构建筑产业链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昭认为,钢结构建筑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小跨径桥梁、灾后重建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包钢作为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期待以设计应用为桥梁、以产业协同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与建筑设计院所、钢结构企业及钢铁行业同仁的沟通交流,积极推动研发、生产与应用的精准对接,依托政策引领加快促进产品标准与设计规范的互融互通,联动下游钢结构企业加速服务型制造转型,共同为构建绿色、高效、经济的现代建筑体系贡献“包钢方案”。

张峰表示,钢铁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其品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安全。钢铁行业是建筑业的重要支撑,建筑业也为钢铁行业带来重要市场。在这个理念重塑、技术迭代的关键节点,建筑设计师和钢铁企业总工程师深入对话,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认为,钢铁行业在建筑业转型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包括研究解决好钢结构建筑中的“疑难杂症”、研发适用于钢结构建筑应用的高性能钢材产品等。建筑设计师可以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舞台,通过走进钢铁企业,了解钢铁产品,在现代钢筋混凝土建构的城市中更多发挥钢材的性能优势,展现钢结构“轻盈”的魅力。

在主旨报告环节,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处长马欣伯等16位来自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装配式钢结构可复制可推广技术、高强钢结构建筑实践案例、钢结构住宅标准化研究、钢铁材料与设计标准衔接问题、铁路桥梁结构钢材研究与发展等作了报告。

在主题沙龙环节,马欣伯、王喆、张守峰、吴保桥、梁志刚等5位行业专家,聚焦钢结构建筑当前发展形势及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钢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等展开交流探讨。

26日,与会代表参观了包钢轨梁厂2号大型万能轧钢生产线、钢管公司直径159毫米生产线、全钢结构建筑“科技商务交流中心”。